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。”濟南萊蕪區自然資源局牢固樹立“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”的理念,聚焦全區生態文明建設,以礦山生態修複為著力點,紮實推進“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工程”。
高點定位,嚴格項目管理。堅持設計先行,聘請專業資質單位按照“宜林則林、宜地則地、宜漁則漁”的原則進行高標準設計,組織省級以上..先對治理現場進行踏勘,然後進行設計審查;實施過程中,要求項目建設、用料、工藝都要與批準設計相符,多次組織..對項目現場進行督查,對發現的問題及時下達整改通知書,限期予以改正,嚴防工程質量事故和安全事故發生。同時,建立項目檔案,將工程設計、施工、監理全過程記錄在案,做到項目實施全過程的可追溯。
多方籌措,破解資金難題。一方麵,積極利用PPP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項目建設,將收益前景好、市場化程度高的項目投向市場,鼓勵社會資本和民間資本參與生態恢複治理項目建設。對部分地質環境修複項目,按照“誰汙染誰治理”和“誰破壞誰治理”的原則,督導責任企業出資參與治理。另一方麵,積極爭取專項資金。2018年以來,爭取各級財政資金4.76億元。
強化執法,嚴打非法開采。將正在實施的地質環境治理項目納入重點巡查範圍,嚴禁施工單位以治理名義行開采之實,對不按照批準設計進行治理的單位責令其限期整改,涉及非法開采的發現一起、查處一起,形成高壓態勢,維護良好的礦業開發秩序。
截至目前,全區2013年以來關停的21個露天開采礦山全部完成治理,治理恢複麵積181.22公頃;“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工程”全麵鋪開,29個項目已全部開工,其中涉及地質環境各類子項目150個,實施率達到99.33%,全區礦山地質環境得到顯著改善。